5月19日,禹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鸠山镇旅游文化推介暨闵庄村第七届杏果采摘节新闻发布会。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电台、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东方今报、许昌日报、许昌广播电视台、禹州市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之后,各媒体前往鸠山体验杏果采摘及鸠山镇其他旅游文化特色采风活动。
鸠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浩磊介绍了鸠山镇的基本情况、旅游发展方面的做法、采摘节的日程安排和今后鸠山镇旅游发展的定位,鸠山镇党委副书记田培养介绍了鸠山镇如何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鸠山镇闵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恩介绍了闵庄村的杏果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鸠山镇紧紧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大鸿寨景区和张家庄红河谷3A级景区,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景观旅游名镇” 和“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天垌、魏井2个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西学、张家庄、下泉3个村成功入选省级传统古村落,后地、天垌、张家庄和魏井4个村成功获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村。
一是加大生态建设和修复力度。继承和发扬鸠山治山治水精神,巩固扩大治山成果。近年来,先后投资800多万元,持续开展廊道绿化、村庄绿化、河道绿化、景区绿化和荒山绿化,良好的生态基础,造就鸠山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宜居的旅游环境。
二是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先后投资6000万元,新修11条旅游道路33.6公里,安装路灯500多盏,新建星级旅游公厕5座,新建停车场3处、新增完善旅游标识80多处、新建垃圾处理中心2处,新修供水排污管道2000多米、新建无线信号塔6处,为全镇旅游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先后投1000多万元,在红河谷和大鸿寨景区,各建设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特色商品销售中心,鼓励扶持发展汪家大院等农家乐和农家宾馆32家,其中,5家获评“国家金牌农家乐”荣誉称号。
四是旅游产业效应日益突出。2020年,全镇接待游客达到300多万人,同比增长30%,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500万元,同比增长40%,鸠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
闵庄第七届杏果采摘节主办单位:
禹州市委宣传部
禹州市文广旅局
禹州市鸠山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许昌市融媒体中心
禹州市融媒体中心
许昌市摄影家协会
禹州市摄影家协会
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禹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禹州市大鸿寨景区
闵庄村委会
闵兴种植专业合作社
活动时间:
2021年5月22日——6月30日
5月22日
许昌广电融媒
禹州市融媒体中心云上禹州
禹州融媒抖音
将全程直播开幕式及采摘节盛况
采摘节有旅游打卡、客家美食节
有奖问答、着汉服摘杏果等各具特色的活动
旅游发展规划
鸠山镇将立足优势、坚定信心,解放思想、乘势而为,进一步坚定“生态立镇、旅游强镇”和“全景鸠山、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围绕旅游发展和产业转型,持续抓好生态建设促旅游,持续做强旅游促发展,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奋力开启鸠山乡村振兴新征程。
一是着眼全域旅游,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全景鸠山、全域旅游”的工作思路,确定全镇旅游规划。
二是明确方向定位,发展特色产业。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体验高地、老家河南回忆之乡、中原运动养生福地、国内生态慢城示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提升杜仲种植基地、核桃种植基地、杏果种植基地,推出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旅客提供独有的度假休闲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三是依托旅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紧扣“全景鸠山、全域旅游”和四季美景的工作思路,做强、做优旅游产业。
四是强化生态建设,提升旅游环境。坚持“旅游+”融合发展思路,推进涌泉河南岸美丽乡村建设。将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把美丽乡村打造成美丽经济,为鸠山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是鸠山镇举办的第七届杏果采摘节。七年来,鸠山镇将节庆活动与旅游经济相结合,带动体育、文化、休闲、经济融合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美丽经济、休闲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子。
七年来,奋起直追,旅游产业快速增长。与2015年相比,鸠山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倍、7倍,龙头企业大鸿寨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全镇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1.8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七年来,规划引领,旅游产业有序推进。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围绕禹州市“两园三带”产业发展规划,以涌泉河为发展轴心制定了“一体三区”全域旅游产业规划,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七年来,多策并举,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建立“抓全域旅游带面、抓一二三产融合带片、抓集体经济带点、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带动”“三抓三带一培育”产业发展机制,实现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村民受益多元共赢发展。
七年来,精耕细作,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全镇国家A级景区2家,国家级传统古村落2个,省级传统古村落3个,旅游农家乐59家,闯王峡、红叶谷等网红打卡地蓬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效应逐步呈现。
七年来,持续建设,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