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禹州市教育体育局 县级
2023-05-16 2023-05-16 10:25

关于禹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的督导报告

【信息来源:【作者:【信息时间:2023-05-16 10:2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河南省“双减”工作2022年督导方案》的要求,教育督导办组织督学分组对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实地核查、调阅资料、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了多轮次督导,具体督导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40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2所(公办11所、特殊教育1所、民办30所)、公办初中31所、小学330所(公办186所,教学点99个,民办45所),共有初中在校生50567人(公办36597人、民办13970人)、小学105610人(公办69534人、民办36076人);在职公办初中及小学学段教师7814名;民办中小学教师4865人。

禹州市原有校外培训机构634所,其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57所(证照齐全的75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477所(其中证照齐全的57所,只有营业执照的178所,无证无照的242所),无线上培训机构。

禹州市人口多,义务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数量庞大,推进“双减”工作难度很大。

二、工作开展情况

督导是促进和保证“双减”工作落实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我们坚持多方发力,构建动态督导网络,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制度,督促指导学校认真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落实。一是要求各学校对照要点开展自查。二是将“双减”作为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年度重点任务。采取校园巡查、现场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重点对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情况、作息时间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导。三是将“双减”落实情况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和专项督导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三轮“双减”工作督导,开展两轮作业设计评价、学校管理规范、课后服务专题督导,开展三次师生家长“双减”专题调研和网络征求意见活动,通过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达到了以督导促评价改革、以督导促质量提升、以督导促办学规范的明显成效。

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许昌市教育局等文件精神,坚持“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推动“双减”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建章立制,多措并举。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书面家庭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禹教体〔2021〕75号、《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禹教组〔2021〕3号、《关于印发禹州市基础教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的意见》等文件,引导我市“双减”工作迅速落到实处。发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积极进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今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联合排查和综合执法3次,共排查有证的校外培训机构218所,无证无照、证照不全和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 416家,共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273份(涉及校舍安全隐患36个、消防安全隐患172个、安全制度不完善177个)。利用周六和周日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检查44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256所,纳入黑名单10所,下发停业通知书30份;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和“黑白名单”,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渠道,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强化社会监督,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截至目前,共受理问题线索32条,条条得到落实;发放《致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和《关于理性选择校外辅导机构告家长书》32万份,提醒学生和家长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对符合具备办学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纳入资金监管体系,督促其与中国工商银行禹州支行对接,开立账户,缴纳保障金,严防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的出现,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从预缴费资金监管、公开事项公示、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入手,打好联合日常监管政策“组合拳”。          

(二)稳妥推进,分步实施。一是确保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统筹细化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全面系统打造学校育人生态。中小学校要减负提质多措并举,还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同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二是积极引导,加快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召集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3次专题会议,讲解“双减”工作重要意义,督促和引导校外培训机构的加快转型和注销。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压减。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优质教师资源不均衡,尤其城乡差异较大。建议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调配,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域内学科资源及教师资源共享,落实落细校长和教师轮岗制度,解决家长和学生的择校忧虑。建议建立合理机制,引导和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和有序流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在学校间和集团间的均衡分配,有效地解决学校间不平衡发展问题。

(二)教师负担过重。随着“双减”工作的落地,应该合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探索实施弹性上下班和补充休息制度,学校要对老师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配。只有教师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和合理的待遇补助,才能解决课后社团、选修课、管理班难题,才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确保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建议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课后服务,扩大课后服务供给,减轻教师额外负担,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等。加强学科教学资源统筹,建立条目式课后服务科目,可供家长和学生选择。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对教育评价观和“双减”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将“双减”工作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增进社会共识。二是完善评价体系。将“双减”工作督导情况纳入中小学校年度考核,各校完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标准,“减量”与“提效”并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助力教育良好生态。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双减”落实落细机制,完善家校协同、督导检查、社会监督机制。深化教育教改,加大对教材研究、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规范提升,提高育人水平。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制度,激发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积极性,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推动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四是加大督导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校整改情况开展实地督查。继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账户,防止侵害家长利益事件发生。公开“双减”落实情况报告,对落实不力的单位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约谈、通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