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国钧瓷文化专栏

钧瓷之都能否构建钧瓷学?
【信息来源:钧瓷网】【信息时间:2016-07-11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在钧瓷文化研究中,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郑永彪提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也很有意义的课题:敦煌有敦煌学,景德镇有景德镇学,作为最有特色的中原陶瓷文化资源,钧瓷研究能不能成为一门学问?

各位看官,钧瓷之都能否构建钧瓷学呢? 请您接着往下读。

 一、什么是敦煌学?

构建一门学问,需要从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入手,研究其特色,探究其规律,分析它在文化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成为一门学问的基础。

谈钧瓷学,不妨先来了解敦煌学。

敦煌石窟,名闻天下。敦煌学,是指以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1930年,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为陈垣先生编敦煌劫余录所作序中,概括了敦煌学的概念,它包括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壁画艺术、敦煌遗书、敦煌石窟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理论等分支领域。

如今的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为基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成为海内外学者纷纷聚焦的国际性显学。

 二、 什么是景德镇学?

研究景德镇学,更具比较价值和启迪意义。

200410月,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专家陈雨前教授率先提出构建景德镇学的观点,并从概念、范围、特点等方面予以阐述。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社科院完成了对景德镇学研究课题的论证报告,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暨景德镇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按照景德镇市的发展规划,景德镇学以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和地域文化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生产各环节所呈现和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历史文化等,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乃至揭示出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

雄心勃勃的景德镇人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让景德镇学成为与红学、敦煌学、藏学并列的国际性显学。

 三、钧瓷学能否成为一大专门学问?

比照敦煌学、景德镇学,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钧瓷学完全可以成立。

首先,钧瓷学界有一支高质量的学术队伍和一批强有力的研究机构。钧瓷研究既有高校学者为主的学院派,也有以本地艺人为主的实用派,他们撰写了大量关于钧瓷的专著、论文,研究领域涵盖钧瓷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科技、产业、人物、考古等方方面面。在平台建设上,形成了钧瓷学研究的郑州大学艺术陶瓷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许昌学院中国钧瓷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陶瓷艺术研究所、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和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等七个学术阵地,被誉为“非常6 + 1

 

 

其次,钧瓷具有众多的以非文字形式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和馆藏文物。比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宋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等地的钧瓷文物馆藏,还有国外如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卫德基金会、美国哈佛大学等的藏品,这些馆藏文物和文化遗存,为研究者开展钧瓷学术研究提供了实物便利。

再次,拥有丰富的以口述形式保留下来的钧瓷无形遗产。比如,钧窑开窑的典礼和仪式,关于钧窑的各种神话传说,钧窑的不成文的行规和礼俗,钧窑行业的各种避讳等等,一般都是通过师徒、父子口口相传下来,沿袭至今,对于研究钧窑行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钧瓷有大量的重大的考古发现。禹州境内发现的古窑遗址多达140多处,其中的宋代古窑遗址就达40多处,如钧官窑遗址、扒村窑遗址等,通过古窑遗址的挖掘和考古,可以为钧瓷的烧造和钧瓷历史的变迁研究提供证据。

最后,最关键最核心的是,钧瓷表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特征,典型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里传统与现代、固本与创新、自信与包容的人文精神。它不仅仅研究陶瓷本身,还研究这种器物所反映和表现出的思想观念情趣。钧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保根文化”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钧瓷文化保持了自身的特色与个性,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生命力。

 

 

总之,钧瓷是河南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缘于钧瓷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研究现状,钧瓷学的提出和建设,是与钧瓷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世界影响相称的,是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呼唤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