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 信息

把群众当亲人!禹州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登上了《河南日报》!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信息时间:2019-08-2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在禹州市古城镇魏庄村村民眼里,驻村第一书记李启就是他们的亲人。李启热心为群众办事,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赢得了民心。“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们必须带头遵守党规党纪,积极服务群众。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把你当自家人。”近日,李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魏庄村曾因村“两委”战斗力不强、干部责任心不强、带领致富能力不足而被列为禹州市党建后进村、脱贫攻坚薄弱村。今年5月,禹州市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主任李启被选派担任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和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

面对魏庄村的现状,李启实行了“双五工作法”,通过“阵地强起来,规矩立起来,身份亮起来,村民带起来,幸福走起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每天走一遍,遍遍学一点,见面多提问,会上多讲点,带头多示范”,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服务意识。

他多方筹集资金20多万元,在村内主要道路打造两公里的文化长廊,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廉政规范、村规民约、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等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使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进入“奋斗”状态,一举摘掉了“两顶”落后帽子。带领党员干部硬化河道2000米,修复并安装路灯17盏,修复村子到S103线830多米的柏油路,清理空心地11.9亩,安装灌溉水管2000多米解决6个组的农业灌溉问题,彻底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7月19日,古城镇在魏庄村召开了党建观摩现场会,得到了镇党委和各村干部的好评。

李启把一万元专项经费一分不留地拿出来,给村里买了14张双人桌子,35把椅子,让党员开会有个坐的地方,但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吃村里一顿饭。村民王春凤看到工作队总是自己做饭,有一天家里炸咸食,端出来满满一碗非让他们尝尝。“纪委来的干部真是把村里的事当做家里的事干,就是来办好事的!”王春凤感慨地说。

他还十分关心全村10户12名贫困群众的脱贫。魏永生没有劳动能力,出门的路没硬化,李启就带领党员干部用废砖铺设小道20多米,还帮助他在院子空地上种了芝麻、甜瓜、向日葵。79岁的贫困户万任章,捡的矿泉水瓶、废纸箱等把家里堆得像废品站,屋里的电线像蜘蛛网,李启带领工作队帮助他把废品变卖,屋里电线重新连接,安装线槽和智能空气开关,院内靠墙还开辟了一块菜地,小院子一下子面貌大变,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