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信息

禹州市多措并举筑牢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安全防线”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09-1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我市聚焦地质灾害防范关键环节,以“防风险、保安全、护民生”为核心,全面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坚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织密排查“防护网”,实现隐患早发现。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核查、雨后复查”工作机制,在对已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大景区游览路线、矿山开采区域、国省干线公路沿线及村庄集中居住区等关键区域的巡查频次,通过“人工巡查+无人机航拍”结合方式,确保隐患点动态变化实时掌握,做到险情早识别、早报告、早处置。二是畅通预警“信息链”,推动防范早落地。依托智能化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实时监测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及山体位移等关键数据,一旦触发预警阈值,立即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乡镇防灾责任人、村(社区)群测群防员及受威胁群众,同步明确避险路线、安置点位等关键信息,指导群众提前做好物资准备、人员转移等应急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三是严守值守“责任岗”,确保响应早启动。全面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守制度,市、乡、村三级应急力量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应急救援分队提前检修抢险设备、备足防汛物资,全员处于待命状态;群测群防员全部在岗在位,加密隐患点巡查频次,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坚决守牢地质灾害防范“第一道防线”。四是紧盯转移“生命线”,坚守安全“金标准”。严格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和“危险区群众紧急撤离、受威胁群众紧急撤离、可能受影响群众紧急撤离”要求,提前制定完善人员避险转移方案,由属地政府牵头,组织工作人员逐户摸排受威胁群众情况,通过“上门劝导+专车接送”方式,确保应转群众“早转移、全转移”;同时在转移区域设置警戒标识,安排专人值守,严禁群众在风险解除前擅自回流,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核心目标。